【AN通訊】Issue 48

今年度農曆年後籌辦的秘書處願景工作坊,共同討論確立整年度整體目標,此文亦爬梳近年各屆秘書處願景工作坊的辦理演進。此次議程設計從工作回顧起始到回看九大目標,思考組織與自身工作目標的呼應,進而共同匯聚辦公室大事記等,建立集體工作的共同感知,一起往目標穩穩地邁進。

社大開展地方公共性的行動過程,探索和累積地方知識亦為重要推展方法,本期收錄【五種閱讀地方知識的視角|三位資深實作者的私房導讀】系列課程回顧,往後全促會也將持續整理地方知識的研究與經驗,期待開展更多地方知識學的探討與交流。

關於「自由書桌」與「有限的書寫」的核心概念,此次也收錄《影之道筆記》、《後獨立影像檢討文集》的出版淵源,呼應即將於4月初啟動的中國獨立紀錄片—「獨立影像裏的中國」系列講座,邀請有興趣的夥伴共同對話與分享講座資訊。
閱讀本期內容

📃本會副秘書長任命公告

今年初,考量團隊的發展以及未來中生代接班之人才儲備,經由全促會秘書處組長群數次的策略會議討論,並於2024年3月18日第九屆常理會正式通過,升任本會教育組組長蔡君頤為全促會秘書處副秘書長。

副秘書長將協助秘書長帶領團隊,促進秘書處的跨組整合,以及促進秘書處與外部的合作。同時之間,副秘書長仍持續兼任教育組長及社大發展調查研究室主任。
閱讀更多內容

🍸2024秘書處願景工作坊

願景工作坊是一年一度的重要活動,在農曆年後各專案陸續啟動的時間點,透過所有夥伴共同參與、集體討論,對焦今年秘書處的重要目標,以及各專案乃至個人對於今年工作的期許,這樣的設計已是全促會秘書處的傳統。

今年是我第五次參與,也是第一次由我的小組主責規劃。回顧過往議程發現,頭兩年比較像摸索期,議程安排有顯著差異,同時也注意到主辦者試著回應當時組織的處境,譬如2020年,因應北部辦公室空間調整的需要,加入了「185號全能改造王」的空間規劃討論環節;2021年則在秘書處改組後,更關注於個人的狀態以及跨組之間的互動。2022-2023年間的兩次願景工作坊,議程架構則大致確立下來,包括前一年度的亮點回顧、秘書處目標與各組工作對焦、全年度大事記確認以及結合當年度重要課題探討。

閱讀更多內容

📖地方知識學的經驗開展——
【五種閱讀地方知識的視角|三位資深實作者的私房導讀】系列課程

地方知識的探索與累積是社區大學在地方開展公共性的重要行動之一。以認識所在的地方為切入點,聚集社大講師、學員與在地居民,透過社群組織,一同發覺在地特色,累積地方知識,形成其獨有的地方知識學。社大藉由舉辦散步節、走讀或小旅行活動,以自然環境、人文史地、族群、產業等等主題,培力社大學員、志工成為地方知識探索與推廣的一環,也將這些地方知識傳遞給更多人。

各個社大所在的地方皆有其豐富多元的面貌,除了持續關注在地,對於如何觀察、分析,進而進行轉譯的工作方法,也是我們與社大一直以來不斷摸索與探究的。今年2月,我們針對地方知識學的研究與方法,舉辦了「五種閱讀地方知識的視角|三位資深實作者的私房導讀」系列課程,透過六堂課,為地方工作者在在地的探索、挖掘與實踐上,能有更多啟發。
閱讀詳細內容

📝自由書桌的流轉與有限的書寫:
從《影之道筆記》到《後獨立影像時代檢討文集》——中國獨立紀錄片在台灣

2019年3月,因《逃犯條例》修訂草案,香港爆發反送中運動,相關議題討論與抗議行動風起雲湧,這波動盪與劇變也同時席捲了兩岸三地,中國加大對香港的控制,隔年全代會便通過《香港國安法》,部分港人紛紛想方設法移居海外,在台灣迎來一波香港移居者的同時,中國獨立紀錄片導演聞海,也隨著這波出逃,離開了居住七年的香港,來到台灣。

來到台灣之後,聞海陸續接觸到長年在社區大學的資深工作者,包含板橋社大主任張則周、台北文山社大創校校長蔡傳暉,以及曾在社大教授哲學的講師杜文仁,進而認識社大,也認識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也漸漸展開與全促會的合作,自由的書桌來到了這裡。

全促會透過課程開設的形式,邀請聞海擔任講師,自由的書桌得以延續,學員圍坐在桌子周圍,透過中國獨立紀錄片的影像,一同討論中國底層社會與人民的真實處境。由聞海負責講述中國獨立紀錄片與獨立影展的發展脈絡,以及中國在全球化時代下的社會議題,而文仁則以哲學角度為切入,探討影像的本質。

中國獨立紀錄片系列課程將持續執行,而在經過三期的課程執行之後,為了因應現今局勢變化,今年課程將進入一個新的階段,課程將以「獨立影像裏的中國」為主題,以兩年的時間尺度,在此大主題之下,規劃四個子題,共四期課程,具體題目如下:

-中國獨立影像的前世今生-
-廢墟影像:巨變的山河-
-中國人的心靈-
-改變中國-

期待能在中國議題的討論上,透過課程促進跨世代、跨族群的「對話」平台。在未來的課程執行中,除了課堂互動中的對話,全促會也將會邀請在中港台共同議題之下,與課程內容相關的學者與工作者,來到課堂與講座現場,與課程參與學員對談。

【獨立影像裏的中國】系列講座課程
▌日期 ▌4/9(二)起,每週二上課。
▌時間 ▌19:00~21:30 ※18:30開放入席。
▌地點 ▌台北市萬華區中華路二段364巷24弄46號忠恕社區地下空間
※本場地原為北區國軍福利中心,請由中華路二段332號「金元殿銀樓」旁之「中華門」進入社區,並沿向下的樓梯至社區中庭,依「社團法人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指示牌方向即可到達。
▌費用 ▌本課程免學費,僅收保證金NT1,500元。 ※出席課程過半即退全額保證金。
閱讀更多內容

📄「519白色恐怖記憶日」社會連署

可以原諒,不能遺忘!我們應該有一個「白色恐怖記憶日」。台灣白色恐怖時期長達 43 年(1949-1992)為何沒有一個憑弔苦難與記憶歷史的日子?白色恐怖不只是獨裁極權統治的殘暴史;也是台灣人掙脫枷鎖、為自由而奮鬥,推進民主化工程的動人的反抗史。 新台灣和平基金會和政治受難者關懷協會,以及政治受難者、受難者家屬、不同學術單位與社團組織的專家學者們,超過 500 位,一同發起「519 白色恐怖記憶日」,誠摯邀請團體與個人,參與共同連署(連署統計至5/12),成為這個重要紀念日的共同推動者!

立即連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