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這裡

從獨立紀錄片中了解中國— 有關中國獨立紀錄片的12堂課

從1997年開始,借助DV設備的廉價、盜版電影的普及、中國本土電影節的出現,在中國開始形成一股獨立電影的拍攝、傳播浪潮。其後,隨著互聯網的普 及,中國公民社會的開拓,以及艾未未、艾曉明等公共知識份子的介入,將獨立紀錄片導入公民抗爭的軌道,成為建設公民社會有效的媒介。最後,獨立紀錄片則被政府歸於製造不穩定的因素,於2014年被全面禁止。這是聞海導演的專著《放逐的凝視—見證中國獨立紀錄片》的主要內容,分別講述獨立紀錄片的見證與抗爭的歷史。

由於中國獨立紀錄片沒有傳播渠道,除了少許的紀錄片得以發行,市面上很難看到這些影片。聞海導演因寫作書籍;策劃“決絕:1997年以來的中國獨立紀錄片回顧展”;2017年協助艾未未、王芬策劃的“打開:電影裡的中國”(紐約古根漢美術館);以及受香港中文大學中國研究服務中心委託收藏影片等緣由,得以採訪眾多獨立導演和收集大量獨立電影的資料。在此次課堂上,他將展示這些稀有的資料,所謂“百聞不如一見”,相信這種最直接的觀影體驗,能促使同學們更好的思考中國獨立紀錄片的產生和它固有的特色以及社會意義。

作為有著25年在中國拍攝獨立紀錄片的導演,聞海導演迄今製作了10多部影片。包括:早期在體制內的調查報導,獨立劇情片,以及從“直接電影”到“散文電影”的創作演進,還有他移居海外,讓創作劃為中國和香港兩個時期。另外,作為攝影師,他與中國最重要的藝術家艾未未、王兵等人有過密切合作,曾去德國、希臘、土耳其等地拍攝,這些合作和海外的拍攝經驗,也是他有別於中國獨立導演的獨特經歷。
2022-09-20 19:00   至   2022-12-06 21:00 加入 Google 行事曆
108 臺北市萬華區中華路二段364巷24弄46號地下室(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

課程規劃】

總共約12堂課,每節課由聞海導演講座與放映資料約1小時,再由杜文仁先生根據講座內容,結合台灣的實際現狀,從他作為哲學家的角度詮釋「中國現象」。聞海導演會回答問題並展示更多的材料,此階段約1小時。最後半小時,是他們與同學們交流。課前也會先提供一些參考影片的連結,讓同學們事先觀看。

  • 課程時間:9/20~12/6,每週二19:00-21:00
  • 授課講師:聞海導演、杜文仁老師
    電影導演、策展人、獨立中文作家筆會會員。從 1996年開始獨立電影創作,主要作品《軍訓營紀 事》、《喧嘩的塵土》、《夢遊》、《我們》、 《殼》、《西方去此不遠》、《凶年之畔》、 《喊叫與耳語》、《在流放地》等。多次獲得國 際電影節獎勵,如第16屆馬賽國際電影節「喬治 斯‧德‧博勒加德」獎;第28屆法國真實電影節最高獎;第65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地平線單元」評 委會特別獎等。2014年在香港創辦中國獨立紀錄 片研究會。2016年出版專著:《放逐的凝視—見 證中國獨立紀錄片》,迄今唯一有關中國獨立紀錄片歷史的專著。2017 — 2018年,策展「決 絕 - 1997年以來的中國獨立紀錄片展映」(香 港)。2019、2020、2021連續三年在台灣,策劃「 中國獨立紀錄片展映台灣巡迴影展」。
  • 上課地點: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台北市萬華區中華路二段364巷24弄46號地下室)
  • 課程費用:3000元(共12堂課)
  • 課程內容

堂次

課程
日期

課程內容

參考電影

1

9/20

聞海導演自述在中國階段的創作歷史,包括,中國在1949年後的電影創作狀況,「中國形象」的演變,從西方左派知識分子伊文斯、安東尼奧裡等導演鏡頭下的中國,到1989年後後中國獨立紀錄片誕生的社會氛圍,及其創作群體的概況。特別是在1997年後,隨著DV機器的出現,製片方式的變化對電影語言的影響。此階段涉及聞海所受的電影啟蒙;在體制內從事的新聞調查報導;製作獨立劇情片《北京郊區》的過程(此處可展開90年代中國地下電影的概貌);獨立製作《軍訓營紀事》、《喧嘩的塵土》等。

伊文斯《愚公移山》、安東尼奧尼《中國》、專題片《河殤》、吳文光《流浪北京》、楊麗鈉《老頭》、杜海兵《鐵路沿線》、郭熙志《喉舌》。聞海的早期新聞調查節目、電影《北京郊區》、紀錄片《軍訓營紀事》、《喧嘩的塵土》等。

2

9/27

3

10/4

早期中國獨立紀錄片為何以「直接電影」為主要的創作手法?這種拍攝紀錄片的手法起源於1960年代的美國,主要人物為梅索斯兄弟和懷斯曼,其創作特點是什麼?為何這樣的創作方式如此影響了中國的獨立紀錄片創作者。產生了什麼樣的作品,其中國特色如何?

李一凡《淹沒》、王兵《鐵西區》、杜海兵《鐵路沿線》、楊麗鈉《老頭》、黃文海《喧嘩的塵土》、《夢遊》等。

4

10/11

中國獨立紀錄片最重要的特徵,見證時代。並且將極權國家不願和不想展示的一面得以呈現,將黑暗置於光亮之中即是「啟蒙」。獨立紀錄片的見證性,以及幾個主要形象的呈現:獨立紀錄片中的政治異議人物:胡傑《尋找林昭的靈魂》、《我雖死去》;魏時煜《紅日風暴》;聞海《我們》。

5

10/18

全球化時代下的中國工人:林鑫《三里洞》(礦工);於廣義《木幫》(伐木工人);聞海《殻》、《女工》

6

10/25

被遺忘的農村:聞海攝影《三姊妹》、榮光榮《孩子不懼怕死亡懼怕魔鬼》;宋田《天里》、郭恆奇《新堡》。

7

11/1

被損害與被侮辱的人們:趙亮《上訪》、趙大勇《一個說不》、何楊《緊急避難所》。

8

11/8

作為公民社會運動的中國獨立紀錄片影展的的歷史,從2001年到2013年,北京、雲南、南京三大獨立影展的故事。

9

11/15

互聯網時代下獨立紀錄片的演變,從見證到抗爭,從互聯網上的呼籲到線下的肉身參與。胡佳《自由城的囚徒》;艾曉明《國家敵人》、艾未未《老媽蹄花》、何楊《赫索格的日子》、張建新《烏坎、烏坎》等。

10

11/22

11

11/29

2012年後中國獨立紀錄片遭受「被強拆」的命運,以及如何在廢墟上重建。王我沒有電影的電影節

12

12/6

聞海敘述他為何離開中國,香港的製作環境對創作的影響,涉及聞海在中國、香港拍攝《凶年之畔》、《喊叫與耳語》、《在流放地》等;以及與愛爾蘭動畫導演、香港音效師 的合作的經驗等。


各大影評人推薦!

去年年初的舊曆年前,接到杜文仁老師的電話,在我生活中消失十多年的老杜又出現了,鐵定又要揪人搞甚麼偉大的革命事業,當下心想一定要抵死不從。我們相約在永康街「回留」舊址的聚落山海餐廳碰面,我邀了張則周老師,老杜引薦了聚會的主角-聞海導演,讓我和張老師認識。

過完年,老杜和聞海導演邀我和張老師到他在永和的窩(美其名為道場),觀看聞海導演的紀錄片,沒想到電視出了狀況,眾人只好圍在一個小筆電前,看完102分鐘的中國獨立紀錄片「我們」。我心中一直有個疑惑:早年人道主義者不都左傾加入共產黨,何以現在變成過街老鼠這副德性?看完「我們」,才發現原來共產黨中的人道主義者、反對一黨專制的,都被關到監牢裡了。眾人當晚高談闊論到深夜,才各自散去。

那夜之後,老杜偉大的革命事業,就從聞海導演的中國獨立紀錄片巡迴展開始出發了!

我與杜文仁老師相識超過35載,從學生時代他就是讀書會的帶領人,天生就是富有思想魅力的啟蒙者。老杜博學多聞,從東西方哲學到音樂藝術皆有很深的造詣,在文山社區大學執教11年,倡導靈修、追求內聖外王的道路,在紛亂的大時代中踽踽獨行。

聞海導演來自中國湖南,自1996年起踏入獨立電影創作的行列,參與了中國獨立紀錄片見證人民反抗與公民社會興起,波瀾壯闊的一頁篇章。2014年中國獨立紀錄片全面被打壓、禁止,聞海導演流亡香港,近三年來定居台灣。

初識聞海導演,他送我他的著作:《放逐的凝視—見證中國獨立紀錄片》,閱後讚嘆不已,這是一本認識中國獨立紀錄片的經典之作,嚴謹而深刻,每一章都有上百條的註釋。聞海導演作品十餘部,多次獲得國際電影節大獎,雖然成就非凡,但為人謙和、平易近人,完全沒有大導演高不可攀的架子。

聞海導演與老杜常在一起靈修、讀書,共同推廣中國獨立紀錄片的巡展活動,讓我們能更全面地瞭解真實的中國。

老杜與聞海導演的搭檔演出是最完美的組合。老杜孤傲而狂捐,有時令人受不了他的放言高論,卻又無法否認他那批判的深刻與犀利。站上講堂,老杜旁徵博引、振聾發聵,雖然你不一定同意他的論述,但那思想撞擊的力道,無人可及。聞海導演則是老杜眼中所見最傑出(且是唯一)的紀錄片工作者,他的紀錄片,冷靜中洋溢著熱情、溫和平淡中帶著犀利的批判。

台灣這幾年來的媒體報導與社會氛圍,讓我們只能片面地看見習近平及其所象徵的「邪惡」政權,甚至誤以為「習近平=中國」。缺乏對中國底層社會的整體認識,蒙蔽了我們思考兩岸人民走向互助共好的可能性,殊為可惜。

認識中國,還有認識這兩位我心中充滿敬意的人道主義者-聞海和老杜,推薦大家趕快來報名「從獨立紀錄片中了解中國-有關中國獨立紀錄片的12堂課」。
臺北市文山社區大學主任 蔡傳暉

聞海幾乎完整地勾勒出全球化進程中的中國社會最為複雜多變的社會群體的 眾生畫像,並且其電影以極具原創風格的影像美學與社會題材表達的 緊密張力,近距離帶動與極大地感染了觀看和思考電影與實驗藝術的 受眾。

(董冰峰(藝術策展人/製作人)

聞海的關心從單純小孩的軍訓營,擴散到藝術、 政治、宗教及 2018 年最多人口的工廠工人,以至隔年之流亡者,共近 二十年,吻合中國國力急速興起的高峰時期所產生的政治權力集中及 社會衝突擴大化的現象。

中國現象吸引西方的注意,其特殊性離不開龐大勞動力與世界經濟 整體的密切關係,從而中國市場開放與物價高升所迎來的勞資矛盾, 亦必是國際注目的焦點,其物質化、都市化缺乏與之同步中產階級的 權力開放,引發更深度複雜、多面向的騷動。聞海在 2017 - 2018 所完成的《凶年之畔》、《女工》和《喊叫與耳語》,已經不再保持 單一故事的線性敍事,反而走向多線交織的拼貼風格,企圖以此方式 容納舖天蓋地的複雜現實,也正因為各故事線段彼此無必然牽連,唯 靠觀眾自己去猜測如此故事背後眞正的主要原因。

黃明川(台灣獨立電影導演)

聞海的紀錄片作品已經具備了一種未來的文獻性,未來指代一種時態:將來完成式,這是影像時間性的價値所必然造成的結果,而這 一文獻價値的一個巨大背景,就是聞海的紀錄片工作,是中國獨立影 像運動的一個重要部分,作為這一運動的一個深度參與者,他的每一 個工作都是這一運動向前推進的動力。

曹愷(中國獨立影像展總監/藝術家)

我在台北跟聞海有了較多見面交流的機會。聞海風塵僕僕於 港台之間,辦研討會、工作坊、中國獨立紀錄片影像展,同時他還擔 任高校的訪問學人、執行基金會贊助的專題寫作計畫、進行深度訪談、 出版專書,並擧辦個人紀錄作品的專題影展。作為一位政治態度上絕 不妥協的知識份子藝術家,聞海並不激越或犬儒,也沒有時間或興趣自憐自傷,而是像一位摩頂放踵的利他主義宣教者,以驚人的工作能 量和勤勉不懈的各式行動,通過他的影像和文字書寫,讓更多人看見 今日中國不同階級或群體遭遇的政治現實,並且相互看見人們的共同處境。

郭力昕(影評人/

108 臺北市萬華區中華路二段364巷24弄46號地下室(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
電話: (02)66050919分機313
Email: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